智障儿童教育教学原则

智障儿童教育教学原则

(一)小步子原则

    小步子原则是根据智力障碍儿童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力、记忆力差等学习障碍提出的。小步子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提供相适应的教学量。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情特点,国家规定培智学校每节课为35分钟。但是障碍程度不同、年龄不同、兴趣和习惯等不同的智力障碍儿童具有不同的学习潜力,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障碍程度、注意与记忆的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合情、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的量。例如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将所讲内容设置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的若干个教学任务和教学环节,带领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学习和巩固知识、技能。另外,教师要根据每个儿童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学的分量。特别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一定要坚持低起点、小步子的原则,并依据儿童的能力水平设计教学的难度和坡度,促进儿童的学习。

(二)个别化原则

    个别化原则是针对智力障碍儿童个体差异大,绝大多数智力障碍儿童具有独特的教育需求而提出的一个教学原则。个别化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个别差异(特点),为每个儿童设计他们所能达到的基本的学习量,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促进其发展的一项教学原则。个别化原则的核心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儿童的不同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由于智力障碍儿童的障碍程度、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能力和情绪状态等均不相同,所以要想在同一个课堂上充分兼顾到所有儿童的教育利益非常困难。为此,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必须贯彻个别化原则,并将其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练习和评价各个环节之中。历以,个别化原则实际上包括了教学内容、要求、手段和方法上的个别化。

(三)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又称充分练习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效记忆策略和反复练习等方法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加以内化、长久保持,并在需要时准确再现、正确使用。该原则正是根据智力障碍儿童识记慢、遗忘快、不善运用有效记忆策略的特点而提出的一项教学原则。记忆障碍和不良的记忆策略导致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效率低下,教师为阻止学生对所学内容遗忘的发生,必须加强巩固练习。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孙老师

手 机:13869976725

电 话:0539--6751109

邮 箱:2262589941@qq.com

地 址: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李庄镇政府驻地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